陪月員基礎證書
教學方法
課堂教授、示範及實習
時數
152小時(訓練期約8週)
上課地點
青衣 / 粉嶺 / 大埔課程目的
- 讓學員了解迎接新成員的準備;
- 讓學員認識及掌握產後的護理技巧及產婦心理特性;
- 讓學員認識產後的傳統習俗及坐月食療;及
- 讓學員掌握初生嬰兒的餵食及日常照顧技巧
課程對象
有意入職為陪月員的失業人士
訓練內容
單元 | 內容 | 訓練時數 |
---|---|---|
(一)課程及行業介紹 | 1.了解陪月服務市場情況及前景、薪酬趨勢及聘用模式 2.陪月員的角色、責任、專業操守及服務文化 3.簡介有關幼兒服務條例 4.工作範圍、工作流程及計劃 5.建立自信心 6.建立顧客網絡技巧 |
8 |
(二 ) 技能訓練 | 1.迎接新成員的準備 2.產後生理變化 3.產婦個人衞生、乳房及生產傷口護理 4.傳統產後觀察及注意事項 5.基本產婦扶抱技巧及產後運動 6.產婦心理支援 7.中式傳統習俗 8.產婦坐月食療 9.嬰兒生理及心理發展 10.嬰兒照顧技巧(如個人衞生、沐浴技巧、穿衣技巧等) 11.常見嬰兒疾病及意外的處理方法 12.初生嬰兒餵哺技巧 13.奶具清潔及消毒法 14.家居常用急救常識及處理緊急事故須知 |
111 |
(三)個人素養 | 1.自我認識及管理 2.思維及情緒管理 3.工作服務文化及技巧 4.溝通技巧、人際關係及團隊精神 |
20 |
(四)求職技巧 | 1.求職及面試技巧 2.相關條例簡介 |
12 |
(五) 課程評核 | 1.期末筆試 2.期末實務試* |
1 |
合計: | 152 | |
*學員完成上述訓練時數後,須於課程以外的時間在培訓機構進行實務試。 評估: 1.持續評估(40%):包括實務試及「個人素養及求職技巧」單元評核 2.期末考試(60%):包括筆試及實務試 註:培訓機構會為所有完成課程的學員(即出席率達80%的學員,包括課程評核中及格或不及格的學員)於完班後提供3個月的就業跟進服務。 【本課程大綱的內容或須因應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就課程進行評審時所提出的意見、相關法例的修訂、相關牌照或行業認證要求的轉變等情況而作出修訂。課程大綱以僱員再培訓局最新公佈的版本為準。】 |
入讀資格
- 中一學歷程度(如學歷程度未達中一者,須通過入學測試);及能閱讀一般中文;及
- 須為法例(幼兒服務條例15A條)規定的可擔任幼兒托管人的人士;及
- 須未曾修讀僱員再培訓局的「嬰兒護理基礎證書(兼讀制)」課程及「產婦護理基礎證書(兼讀制)」課程;及
- 須具備就業意欲;及
- 對初生嬰兒照顧工作有興趣;及
- 須通過面試
畢業要求
學員必須達到下列畢業要求,方獲頒畢業證書:
(i)學員的總出席率須達課程之最低要求(80%);及
(ii)必須於「功課」、「個人素養及求職技巧」及「期末筆試」等課程評估項目考獲整體及格分數;及
(iii)必須分別於持續評估實務試、期末筆試,及期末實務試取得及格